2025-4-21 星期一 首 页 | 近日焦点 | 演出片花 | 视频报道 | 经典回顾 | 海外品牌 | 社会活动 | 艺术团体 | 主创人员 | 才艺培训 | 图片信息 | English 繁 体
近日焦点
   春节系列活动总结会暨新书发布...
   悉尼华星十周年庆典暨悉尼文化...
   《中秋之夜》大型文艺晚会 ...
   中国对外文化访团与悉尼华星
   集本土资源 借助网络平台...
   悉尼谊园“友谊桥”落成
   2023 歌剧院前中秋百人旗...
   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实践大...
   受邀首届 “兰花奖” 国际评...
   2023 新春团拜庆功宴
   2023 华星闪耀嘉年华 ...
   为参演团队颁发“参演证书”活...
有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图片信息
   主创人员
   澳华之友注册
相关链接
 
近日焦点 -> 经典歌曲大家唱——《中国红歌会》 点击率: 1458
 
 

关于《中国红歌会》——经典歌曲大家唱 2006年江西卫视把当红歌星,普通大众和红歌三者进行巧妙的结合,推出了首届《中国红歌会》。就在这样的从容中《中国红歌会》从南昌唱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唱到全国,从中国唱到美国。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感动。“单纯从艺术形态来讲,红歌会属于选秀节目”,但它又不同于其他的选秀节目。选秀节目往往以流行和时尚为主,而红歌会是流行与经典的结合。 绿灯为《中国红歌会》而打开: 作为“中国电视十大文化品牌之一”,《中国红歌会》是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特批的唯一可以突破“不得上黄金时段”、“不得直播”限制的大型电视选秀节目,而且还是唯一获得北京奥组委独家授权,能够使用奥运会标识与奥运会歌曲的选秀节目。 新华社曾经发表评论文章说:“在一批低俗节目和不良广告被陆续叫停的同时,中国红歌会现象唱响了大众传媒走出低俗的先声。” 自2006年举办以来,全国共有25万多人报名参与,收看红歌会的观众超过2亿人,100多万人通过短信、电话、网络表达对红歌会的喜爱。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红歌会》的评价: 2008年11月26日《红歌会》在人民大会堂唱响,引起了中国最高领导层的高度关注。 习近平:“红歌会现在也变成一个国内的知名品牌了,这个品牌既有政治效应、社会效应,而且会带来经济效应,会带动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 李长春:“江西是红歌的源头。江西带了一个好头,办了一件大好事,搭建了红歌会这个平台,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相信红歌一定会给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希望江西把红歌会打造成更加知名的品牌。 刘云山:“中国红歌会的方向是正确的,群众基础广泛,形式也生动活泼,办得很成功,值得认真总结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坚持办下去。” 中端点燃激情,高端引起共鸣:   光google搜索引擎中能找到的关于《中国红歌会》的信息有28万多条,关注《中国红歌会》的人群涵盖整个社会阶层。红歌会的粉丝中既有“80后”“90后”,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更有大批痴迷于老歌的中老年观众。可以说红歌会的关注人群符合了绝大部分消费类产品的市场,并最大化延展了电视媒体广泛化传播的特质,“红歌精神”灵魂注入到节目的品牌中和品牌结合一体,打造出了真正传统意义的“中国制造”选秀品牌。成为了一种娱乐品牌和精神产品。从营销的角度看,《中国红歌会》做到了从中端人群中开始点燃激情,引爆最高端人士的内心共鸣,收获了最大的中国人群的收视关注。 极高的艺术水准确保了节目的质量:   如果定位成功但是节目本身的质量低下,也不足以有生命力。看《中国红歌会》的评委名单:李双江、雷蕾、滕矢初、李谷一、宋祖英、王佑贵、于文华、赵季平、谢芳、张目、耿莲凤、阎肃、牟玄甫、郭颂、万山红、吴雁泽?????? 这些无一不是中国音乐界重量级的人物。国宝级老师和大家一起交流红歌,高水准、公正、温和的点评风格,确保了红歌出品的高质量、高水准,也确保了《中国红歌会》一路走下去的生命线。 2010年,“红歌”将唱响澳大利亚: 2010年,《中国红歌会》将开办“澳大利亚唱区”,这是自去年在美国旧金山进行初步尝试后首次大规模在海外“唱红歌”。澳大利亚唱区将会以不同凡响的策划水平和组织水平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0《中国红歌会》澳大利亚唱区组委会
 
.

更多内容
和平责任未来...
.
纪念二战胜利...
.
纪念抗战胜利...
.
纪念抗战胜利...
.
2016《文...
.
纪念抗战《友...
.
.
  Copyright® 2003 ~ 2021 澳华文联(ACPAA),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