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 Cho 《蝴蝶》圆了澳中舞台艺术合作的梦想
《城市导报》记者:赵珣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一个仲夏夜,巧巧怀里抱着两岁的孩子,低声吟唱着摇篮曲。三年前,她刚十五岁,出落一幅俊俏面庞,人称“蝴蝶”。父亲早逝,为谋生计的巧巧在茶社成了一名歌女,同时等待着自己的如意郎君。美国船长平克顿在上海短暂停留,在茶社与巧巧相遇,并坠入爱河,喜结良缘。但是,新婚未满,平克顿便离沪归国,巧巧苦守爱情余温,与新产下的孩子相依为命。现在,她终于盼到挂着星条旗的轮船驶回,却未停靠自己爱情的港湾……
“中国式的蝴蝶,圆了澳中舞台艺术合作的梦想。它不仅仅是世界经典的再现,而是人类文化和谐的融通。”——《蝴蝶》悉尼演出承办方澳华文联主席余俊武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以及PlayKing制作公司联合制作的双语音乐剧《蝴蝶》(Cho Cho)改编自普契尼经典歌剧《蝴蝶夫人》,将背景改在中国上海,讲述一个15岁的中国女孩巧巧,为爱等待却遭背弃的故事,该剧在澳洲联邦艺术部举办的首届“澳亚艺术颁奖”晚会上荣获戏剧艺术创作奖和文化项目合作奖。9月24日至28日,《蝴蝶》将在悉尼演出6场。
《蝴蝶》全剧的音乐设计以上世纪30年代上海流行音乐为主,并和西式的爵士乐串联一起产生独特的舞台艺术效果。作为一部双语音乐剧,在《蝴蝶》中,澳大利亚演员和中国演员操持着不同的语言,在同一舞台上交流,晦涩的理解、误会和冲突叠出。最典型的场面是男女主角新婚,两人各自用中英文共同唱起同一旋律的歌曲,看似相对应的歌词,实则暗含的心情大相径庭——男主角完全沉醉在新婚的喜悦中,女主角却为了迎接那完全不同的生命忧虑重重。尖锐的文化冲突被包裹在柔和的夜色和旋律之下,呼之欲出。正是双语的形式,试图将观众直接抛置在两种文化交锋的漩涡之中,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成为了展现这一冲突最恰当的工具之一。
“我们对这个作品有充分的信心,并且相信观众会对这个跨越时代的作品给予积极的反响,被这个戏的中国风情吸引,并感受到杰出创作团队的别具匠心”——墨尔本艺术中心总监提姆·布林克曼
《蝴蝶》中巧巧与美国船员平克顿的孩子由小人偶演绎,他没有表情、甚至连五官也不清晰,却通过活灵活现的体态和动作表现了细腻的感情;孩子那安详的玩耍看上去如此柔弱,那忧伤和痛苦并不直接,却真切地戳在观众的心上。人偶的使用,给这部音乐剧增添了全新的维度。偶剧艺术家彼得?威尔逊(Peter Wilsom)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北京参加过另一版本《蝴蝶》偶剧的全球巡演,他认为这个人偶是整个音乐剧中最核心的部分:“人偶从不撒谎,它们只是静静地在那里,见证这一切。”
《蝴蝶》悉尼演出承办方澳华文联主席余俊武对这个人偶的寓意也尤为赞赏:“彼得?威尔逊又一次在《蝴蝶》中把人偶的行为意识,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结晶之上,更加重了这部传统爱情悲剧在现代生活中的深刻反响……偶的运用带着一种隐喻,它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让大家思想延伸,去了解和感受创作者所要表达和呈现的世界。”
《蝴蝶》剧中的男女主角最终未能达成灵魂的链接与契合,但这部作品的艺术张力无疑能促发观众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汇与融和的思索。
“我希望你会喜欢《蝴蝶》这戏。它讲的是当人们不顾忌别人的文化盲目追求实现自己利益时所酿成的悲剧。我们作为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要在这个鸿沟上建立起桥梁。”——墨尔本国际艺术节主席/出品人Carrillo Gantner
咨询: 9923 2443 网上订票 Tel 1300 795 012 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