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传说:纵观澳华文联二十四载
撰文:沈菁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生) 23.01.2014
2014年1月18日,澳华文联、山东卫视和泰山电视台主办的《2014全球华人网络春晚》悉尼分会场的演出圆满落下帷幕。同去年游船晚会“以点带面,全景呈现”的模式不同,2014年的全球华人春晚,实现了由空间向历史轴心的转折,着重凸显以“多元”、“奉献”与“传承”为主题的文化播种之旅。演出当晚,来自六个国家民族的三百多名演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将东方文化的神髓、本地多样的艺术形式以及海外移民的心路历程巧妙地融为一炉。万众心系的网络春晚,成为了跨越时空、抒发乡情、将移民群体命运和中华文化使命相联系的最佳载体。澳洲总理Tony Abbott, 中国驻悉尼大使衔总领事李华新,新洲州长Barry O’Fafrrell发来贺词,高度赞扬晚会的举办,当晚,李华新总领事在翟德玉文化参赞的陪同下,与省长代表Mark.Coure上议员、Sophie Cotsis上议员,威力碧市副市长Gail Giles-Gidney女士一起观看了演出。2014年全球华人网络春晚的盛况,是澳华文联二十四载风雨兼程、默默实践“绿色”理念的华彩式呈现,也是澳华文联主席余俊武先生二十七载“追梦”历程上的亮丽风景。
一、绿色的种子
“你寻找什么?在这异国的土地?你失去什么?在那遥远的故乡?”从告别中央戏剧学院、踏上澳洲红土地的那一刻起,这些问题就不断萦绕在余俊武的心中,成为了在逆境中激励他精进不息的绵绵动能。像每个新移民一样,1987年初到澳洲的余俊武,经历了生活的艰辛,深沉的寂寞和面对未知前途的迷茫,但始终不变的是他热忱的艺术之梦。八十年代末,余俊武集结了一批文艺爱好者,自编自导了一系列中国经典文化剧目,包括《雷雨》、《吴王金戈越王剑》等等,成为撒在澳洲这片东方文化沙漠上的第一批种子。1990年澳华文联在悉尼正式成立,它汇聚了流散在澳洲的高水平中国艺术家,并且逐渐整合了分布于悉尼各区的民间艺术团体。在这个时期,以余俊武为代表的专业艺术家,频繁走访穿梭于这些艺术团体,帮助他们编排节目,培养艺术人才,从而全面提升了华人社区的艺术水准。“参与社区公益、贡献自我能量;丰富积累经验、凝聚专业人士;体现自身价值”是余俊武对这一阶段的精准概括,也是实现本土化发展路线的社区和群众基础。
重温并演绎中国文化,不仅仅为漂泊在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们提供了与故乡联系的精神感情支点,也成为了实践生命意义的重要渠道。那种在无边孤寂中执著追寻、于压抑苦闷中喷薄而出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在余俊武的发轫之作《寻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在本土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寻梦》有着很独特的意义,它不仅仅轰动了悉尼华人社区,同时也得到了澳洲主流社区的高度认可。《寻梦》两度获得澳洲联邦政府艺术基金奖,并作为悉尼艺术节的正式演出项目,得到了主流媒体的普遍关注和报道。余俊武成为澳洲首位获得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艺术委员会艺术奖的来自中国的华裔导演,并于1993年由政府提供经费进入悉尼国家话剧院深造。《寻梦》的巨大成功,是澳华文联步向主流化的起点,也是移民文化在本地生根绽放的第一朵鲜花。在《寻梦》的鼓舞下,澳华文联再接再厉,率领一批悉尼华人艺术家,于1993年在悉尼歌剧院组织了大型春节晚会《中华魂》。这是当地华人史上第一次全台中国节目走上澳洲最高艺术殿堂,这对于还在为生活定居打拼的华人艺术家来讲,是巨大的精神鼓舞和至高的自我实现。如余俊武常说的:“生活对我们提出的挑战是严峻的,但是,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追求和眷恋是不会因为生活的痛苦而消失的。我们在春天来到片美丽的国土,从此人生中少了一个收获的秋天,我们只有把握好播种的春天,实践我们的使命,为后人留下一个收获的秋天。”“绿色”是耕耘者最鲜明的色彩,也寄语着属於未来的一片浓荫。
二、绿色的纽带
在悉尼社区崭露头角后,澳华文联开始将目光投向蓬勃发展的中国文化产业。借著改革开放的春风,余俊武的母校中央戏剧学院一举成为中国演艺界的领军人,经过数十余年厚积薄发,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国际知名的导演与艺术家。1994年,澳华文联首次和中国合作,邀请到刘晓庆、周洁、马季、刘伟、朱明英等著名艺术家到悉尼举行“94新春联欢晚会”。这在当时是澳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迎春晚会,不但得到了华人社区的热情支持,也获得众多澳洲主流艺术团体的加盟,开创了澳中两地大型艺术演出合作交流的先河。
看到昔日同窗的灿烂星途,余俊武也曾有过瞬间的失落,但他没有因为个人前程选择归国发展,而是坚守在澳洲阵地上,肩负起了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94年新春晚会获得的热烈反响极大地鼓舞了余俊武从事国际文化交流的热情。在之后的十余年里,澳华文联在促成中国艺术家对澳访问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平台和纽带作用,在澳洲各地领衔组织了近百场中国艺术团体的演出交流活动,代表性项目包括《中国艺术家在澳洲》、《鸣奥运前奏 迎黄梅花开》、《西藏文化周》、《相聚在悉尼》、《万众一心》、《相约中国节》国侨办创办的海外品牌《文化中国 四海同春》及于凯指挥的军乐团《凯歌嘹亮》、宋祖英、甘萍、霍勇加盟的《中澳建交手拉手》、李玉刚悉尼歌剧院《盛事霓裳》、万山红悉尼歌剧院再现《四大名著》和2013年荣获澳大利亚文化部“创作奖”和“制作奖”中澳合作的双语音乐剧《蝴蝶》等等。这些大型活动有效地向澳洲主流社会介绍了包括戏曲、民族歌舞、民间音乐在内的大量中国艺术精品,同时也通过与中国顶级艺术家的合作,促进了本地华裔艺术团体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它们的专业水准。“建立交流渠道、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艺术质量、输入专业团体;带动自身提高” 是这一阶段澳华文联的核心发展路线。如余俊武所指出的,“当一个国家在贫穷的时候,输出的是难民;当一个国家在发展的时候,输出的是产品;当一个国家在兴旺的时候,输出的是文化”。随著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着陆,已被推上了一个重要的日程。中国正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国外也在摸索一条海外文化市场的经营策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文化交流”和“商业演出”这两种形式,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余俊武认为重点在于中华文化在海外的本土化建设。文化输出的最终目的是在本地开花结果,形成既包含中华文化精髓同时又适应当地文化生态的新型艺术形式,这也是澳华文联第三阶段本土化路线的核心所在。
三、绿色的希望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在余俊武的带领下,澳华文联整合两地资源,开始切实地探索一条本土化的移民文化道路。1999年的大型晚会《新世纪》,再到一年一度的《悉尼华夏艺术节》,乃至刚刚精彩落幕的《全球华人网络春晚》,无不体现了中华魂在新环境下与当地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新生。移民文化的建设,不仅对于中华文化海外输出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符合当地社会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社区的倡导与追求。2005年,澳华文联在悉尼歌剧院创办了《悉尼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囊括了来自15个国家民族、29个艺术团体的1109名演员的精彩表演,被澳大利亚媒体盛赞为“史无前例的创举,划时代的新篇章”。历经数年的精心打造,该艺术节已经成为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澳洲文化品牌。即使是春晚这一鲜明的中国文化符号,澳华文联也给予了它新的本土化诠释。2013年的游船晚会将悉尼歌剧院、悉尼大铁桥、悉尼塔和悉尼港湾连成了一个流动的春晚大舞台,把春节传统、地标景点及文化元素三点汇集带动一片,通过国内外各大传媒和网络媒介,把节日的问候送往世界各地。而本年度的网络春晚,则突出体现了中外元素的有机融合。本着国际化的视野和百花齐放的胸怀,澳华文联邀请澳洲多民族艺术团体联袂演出,以中国文化为核心,多元文化为基础,重新演绎了这一盛典,使春节跨越华人社区,成为能被各个民族欣赏并共享的文化财富,这也集中反映了澳华文联第三阶段的发展路线,即“选择优秀剧目、开发艺术原创;融入主流社会、进行市场操作;完善自身体系”。
在探索本土化的道路上,余俊武主席提出了三项发展战略:本土化的资源整合、本土化的经营策略和本土化的品牌建立。在资源整合方面,积极依靠当地政府的文化政策,文企联手,互补并进,为当地艺术团体搭建平台,以文化交流的方式,扩大人脉,加强凝聚。在经营策略方面,依托已有的操作平台,使用当地的推广渠道,针对具体的项目,实施无形资产、市场营销和项目投资三种加盟方式,采用推销、促销、营销,使优秀的文化项目进入商演市场。在品牌建立方面,定期、定项、连续举办当地的品牌项目。同时带动非华语背景艺术团体的加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进入,逐渐形成面向多元市场的项目品牌,使中华文化产品通过产业化的渠道和本土化的模式走向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余俊武主席用青春和激情贯彻了他的追梦之旅。澳华文联的二十四载,是扎根澳洲本土、默默耕耘的二十四载,也是纵横捭阖、兼容并蓄的二十四载。抬眼望去,澳洲荒芜的红土上,已是新绿点点,在芬芳的春的气息中流淌着的,是一曲播种者的颂歌。待到山花烂漫时,辛勤的拓荒者,也必将露出欣慰的微笑。